愿NAS玩家人人如龙:服役5年黑群晖升级DSM7,分享详细安装教程
大家好,我是飘雷。
作为练习时长9年的NAS爱好者,目前我家里有三四台NAS,不过平时作为主力机使用的,还是5年前自己亲手组装的一台黑群晖。这台傻大黑粗的设备服役至今,没出过一次硬件问题,堪称稳如泰山,让人非常放心。
只不过当时给它安装的是DSM 6.2.3系统,而群晖推出DSM 7.X版本后有很大改动,许多新功能也只有新系统才能支持。
这几天正好有闲暇时间,心血来潮之下就想着给家里这台黑群晖通过更换引导文件的方式,升级至最新的DSM 7.22版本,没想到尝试一番后发现操作流程异常简单。
所以今天就为大家分享黑群晖DS, 7.22系统的手把手安装教程,不管是全新安装还是老版本升级的朋友,都能用得上。
一、DSM 7.2.2安装
和几年前折腾黑群晖的那时候相比,现在黑群晖DSM 7.22系统的安装流程真的已经算是极其简单了,即便是新手小白玩家也能轻松搞定。
整个安装流程用到的软件工具如下(均可在GXNAS大佬的网盘下载):
- 1.黑群晖DSM 7.22引导文件。引导文件由GXNAS大佬提供,基于 RR v25.14编译而来,DSM版本支持到最新的DSM 7.22-72806 up3,并且有DS918、DS920、DS923、DS3617、DS3622、SA6400等不同的版本。
- 2.DSM 7.22原版固件,下载自群晖官网。
- 3.Win32DiskImager,用于将引导文件写入引导U盘。
- 4.DiskGenius(可选),用于调整引导U盘分区。
- 5.Notepad++(可选),用于修改配置文件,实现黑群晖的洗白/半洗白。
安装过程也非常简单,首先我们准备一个U盘,确保内部只有1个分区,并且分区格式为FAT32。
如果大家用的不是全新U盘的话,这里可以用DiskGenius检查一下是否只有1个分区。如果U盘中有多个分区的话,为了保险,建议删除所有分区后,再重新建1个分区,并将其进行格式化为FAT32格式。
接下来,咱们使用Win32 Disk Imager,将提前下载好的DSM 7.22引导盘镜像写入启动U盘。这里我自己选择的是DS918版本,镜像的写入速度可能有点慢,多等待一会儿即可。
引导镜像写入完毕后,如果你有洗白码,需要给黑群晖进行完全洗白或者半洗白,那还需要一些额外操作(不需要洗白的朋友可以略过这一部分)。
1.我们打开刚刚已经写入引导镜像的U盘,找到其中的 user-config.yml 文件,并且使用Notepad++之类的软件打开(这里注意不要使用记事本工具来操作)。
找到第24和25行的SN和mac1两个参数,按照你手头的洗白码修改两个参数的值,修改完成后记得保存文件。
根据GXNAS大佬的说明,这里的SN序列号和mac1地址只是用来实现洗白,实际在群晖控制面板显示的mac地址、在路由器后台显示的群晖mac地址、以及用Synology Assistant搜索出来显示的mac地址,均为群晖物理网卡真实的mac地址(该mac地址可用来设置WOL,不影响洗白)。
另外,基于RR 25.14编译的黑群晖引导文件支持UEFI和Legacy两种方式启动,同时也支持主流(包括Inte、RTL、Broadcom、Mellanox等常见品牌)的1G/2.5G/5G/10G/40G网卡和LSI品牌的阵列卡/HBA卡,这里就不用再手动增加修改网卡数量等配置信息了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引导盘需要在首次启动时会自动检测硬件信息,所以在安装或者升级前,我们需要将准备在黑群晖上使用的硬件,比如网卡、阵列卡、HBA卡、独显等等一次性全部安装上,再进行系统的初始化。
接下来,我们把制作好的引导U盘插入NAS主板后,通电开机进入主板BIOS,然后在BIOS中将主板设置为优先从U盘启动(这里由于主板HDMI接口损坏,没法给大家截图演示了)。
保存BIOS设置后重启NAS,稍待片刻后,可以使用Synology Assistant找到新设备的IP,或者去路由器管理界面中找到刚加入的设备IP信息。
举例来说,我在路由器中看到了新加入的黑群晖的IP192.168.10.71,那么就在浏览器中输入"http://192.168.10.71:5000",即可进入群晖DSM的初始化操作界面:
因为本次我是从DSM 6.2.3升级到DSM 7.22,所以在这里会提示是否保留系统配置,全新安装的话就不用管了。
为了避免通过网络下载DSM系统时出现问题,这里我们手动上传下载的.pat系统镜像文件,点击下一步安装。
接着就是设置设备名称和用户名、密码等信息,这也是我们以后用来登录NAS的凭证。
如果不打算对黑群晖进行完全洗白,也不打算使用quickconnect远程连接NAS的话,这里可以选择跳过创建Synology账户的步骤。
没有洗白的朋友也不用担心,不通过quickconnect我们也能有好多方法自由远程连接NAS,比如使用DDNS方案,或者zerotier one等SD-WAN方案等等。由于之前我自己买过白群晖,并且提前准备了全洗白码,所以这里还是正常使用quickconnect(反正充值过就不算白嫖,心里也没太大负担了)。
当然,这台设备毕竟是个黑群晖而已,所以更详细的联网监测和在线备份功能我就没有启用了:
以上设置都完成后,稍待片刻即可进入群晖的DSM 7.22管理页面,至此黑群晖系统已经升级安装完成。
如果是像我一样从旧版本系统升级至最新版的DSM 7.22,那还需要在存储管理器中将之前的存储池转化为可用状态。
如图所示,对于我创建的这个basic存储池,直接点击“在线重组“即可,在这个过程中,原来保存在硬盘中的数据不会丢失,在重组完成后还能继续使用。
在存储池重建完成后,原来的数据都能直接正常使用,没有出现啥数据损毁的问题,就连之前在Docker(现在改名为Container Manager)中下载的映像都有保留,只是套件部分需要重新安装。
二、自用黑群晖硬件分享
目前我家里正在使用的黑群晖NAS还是2020年搭建的,虽然硬件和机箱方案比较老旧,但是稳定运行了这么长时间从未出过岔子,还是让人非常满意的,在这儿就顺手简单介绍一下。
机箱使用的是经典的迎广MS04,支持ITX版型的主板,当时我入手的时候国行还没啥方便的入手渠道,是在闲鱼花了600元购入的,不过现在在淘宝已经能买到国行代理的全新版本了,空箱的价格在500元左右。
迎广MS04和惠普Gen8类似,都是小型服务器机箱,设计有明显的OEM商用风格,用料和做工很是扎实,在安装时也非常顺手;缺点是在体积方面,相较于目前流行的NAS机箱来说明显更大。
在扩展性方面,这机箱支持4个3.5寸SATA托架和2个2.5寸SATA固定盘位,CPU散热器限高65mm,硬盘托架支持钥匙锁定。而且主板安装时是和惠普Gen8一样,固定在可以抽拉出来的托架上,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。总的来说这款机箱虽然体积不小,但是用起来异常顺手,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有把它更换下来的的原因。
这款机箱的国行版本默认配备了SATA背板,其实是可以将其替换为SAS背板的,这样在兼容SATA硬盘的同时,还自带了一个背板处的导风罩,在使用时硬盘位就不会和CPU散热器抢风,也就不需要用胶带封住主板外壳上的通风孔位了。
主板使用的是20年那会儿星际蜗牛矿难时买的豆希B365 ITX主板,当时的入手价是500元,说实话,我实在没想到这款主板的厂家目前还在淘宝售卖着呢。
要说起来这种工控机厂家的魔改下料就是猛,这主板支持6-9代Intel酷睿CPU,双DDR4内存插槽,双千兆网口;扩展方面有1个M.2 NVMe SSD接口,6个SATA接口以及1个MSATA接口。
需要注意的是,MSATA接口和其中1个SATA接口只能二选一,如需切换,得通过主板上的跳线来操作。
CPU这里就不专门拆下来拍照了,我使用的是4核4线程的Intel i3-8100,5年前的价格是600多元,目前入手价只需要100元左右。
虽然i3 8100是老战士,但多核性能还是要比N150之类的低功耗CPU强一点,而且低负载待机的情况下功耗也并不高,我也就一直没有更换。
由于迎广MS04的CPU散热器限高是65mm,平时CPU又很少高负载使用,所以这里散热器我用的是家里闲置的Intel的原装散热器,要是自费购入的话物美价廉,估计十几块钱就能买到。
电源使用的是经典的益衡7025B,6年前入手的时候是240元,现在涨价15元之后也不算贵。
这款FLEX小1U电源受到了众多NAS爱好者的好评,在我这儿服役接近6年了,也是从未出过岔子,自行更换静音风扇的话也不影响质保,值得好评。
硬盘部分,由于家里还有其他三四台NAS,所以我这里用的比较杂。因为机箱本身支持4个3.5寸盘位和2个2.5寸盘位,机械硬盘部分我分别用了4T的西数红盘Plus、8TB的西数桌面存储拆解盘以及16TB的西数HC550,基本都是随着时间推移慢慢增加扩容的。
因为平时保存的资料以照片等小文件为主,为了提高随机读写性能,我又用了3块SATA SSD,分别是1.92T的Intel S4510、1.92T的联想ESS5600以及3.84T的铠侠H6K。
这里单独说一下,迎广MS04在顶部光驱位置是可以固定一块2.5寸硬盘的,不过得搭配一个小配件来实现,可以去淘宝花20块钱左右买到。
迎广MS04这款机箱还支持一个半高的PCIe扩展槽位,这里我给NAS加装了一张Intel X550-T2万兆网卡,进而通过兮克万兆交换机,和台式机实现万兆连接
另外目前黑群晖主流的引导方案还是使用U盘启动,作为启动盘使用的话,只在开机时候读取一下引导信息而已,对U盘的性能基本没啥需求,只需要容量满足4GB以上就能丰俭由人。
这里我买的是8GB容量的闪迪酷豆,只不过这一款貌似最低只有32GB的容量了,选择它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体积极小,插机箱后边基本不占空间,也不用担心误触造成数据损坏。
总结
总的来说,这次把服役5年的黑群晖NAS通过更换引导的方式,升级成最新版的DSM 7.22系统的过程,我还是非常满意的。
在没有丢失数据的情况下,新版群晖DSM系统在依然流畅的同时,UI更漂亮,功能更丰富,还能添加“我不是矿神”大佬的SPK套件源,用起来要方便许多。
最关键的是整个黑群晖系统的安装过程异常简单,很是推荐爱折腾的NAS玩家尝试一下。